4月 27 2022
READ 00:00:06
業務在走,工具要有!3種讓您是事半功倍的小工具!
科技的進步可謂一日千里,歸功於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的普及,以及因疫情而加速的數位化生活,甚至也讓工作產生許多改變。身為專業的金融保險從業人員,為了提供給客戶最專業的服務,本身除了要熟稔銷售的產品,還要牢記與客戶們往來的內容,還得抽空了解與時俱進的法條知識與經濟局勢,難免會令人有種分身乏術之感。此時若能妥善運用科技,讓專業應用程式來協助處理工作中瑣碎的雜事,讓自己跟同仁的時間心力都能更聚焦在「服務」上,便能做到「事半功倍」,也有助於在工作跟生活之中取得平衡,進而落實MDRT所倡導的全人生活。
除了各家金融保險公司自家的應用程式,或是一般民眾也會使用的文書工具與即時通訊軟體,下面也列出三類適合金融保險從業人員的應用程式,不妨根據自身需求與使用習慣進行選擇與使用,說不定這是開啟另一扇邁向成功之門的鑰匙。
- 「客戶關係管理(CRM)」類-與客戶「打好關係」,才有好業績
從基本的客戶名片與資料建檔、標籤分類、現有財務規劃一覽,到自身銷售流程圖、客戶通訊歷程及行程提醒,或是業內資訊更新、工作分派與進度報備,其實都可以透過客戶關係管理(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;CRM)軟體來做到,改善了過去實體文件不易收藏、整合,以及有資料筆數受到限制等缺點,也更有利於公司進行管理。目前許多金融保險公司所研發的應用程式也正積極地整合這些功能,而市面上如Pipedrive、業務王等都屬於這類型的應用程式。
- 「通訊軟體」類-「溝通」是互動與關係建立的根本
這類軟體主要是要滿足兩大需求,首先是用於公司內部同仁溝通與進度彙報,由於攸關公司內業務或客戶的資訊,資訊傳輸的安全性當然不容小覷,這也是為何公司會選擇這類軟體的主因。此外,這套軟體除了要好上手、操作簡單之外,能否支援跨平台與多人協作也是很重要的。同仁更必須養成以此做為工作時主要溝通管道的習慣,這樣才不會出現同仁之間資訊有落差的情況,像是Slack、微軟的To Do、JANDI,或Chatwork都是屬於這類軟體。
另一個部分則是要能滿足與客戶的對外聯繫需求,以「穩定性」與「普及度」為首要考量,其次是能否結合現有CRM軟體中的客戶資訊並發揮「1+1>2」的效果,例如:在拜訪日前一天或合約期滿時以簡訊提醒客戶、重大節日時透過簡訊或電子賀卡祝賀、或是針對不同客戶,備註聯繫方式與時段偏好等,都是能讓客戶備感貼心且提升信任感的方式。
- 「新知管道」類-持續精進以展現自我價值
「自我精進」一直都是金融保險從業人員的使命,只為能提供最新、最即時的資訊給客戶,並在每次服務時給出最合乎時宜、量身打造的規劃建議。此外,非金融保險相關領域的知識則可用來當作與客戶之間的話題,也是自己對於客戶的價值體現。
因此這部分可以根據內容大致分成:強化稅務、地產相關,或個人專長領域的「進修類」媒體;定期推送各市場脈動、經濟趨勢與法規新知的「新聞類」媒體,以及能夠拓展視野、也能成為話題的「生活休閒類」媒體,其實只要挑其中一兩類並穩定吸收知識,相信與客戶溝通時一定會有所斬獲。
MDRT臺灣會員 蔡博鑫曾表示:「現在是資訊科技十分發達的時代,像我們日常生活的溝通也都非常仰賴通訊軟體。不過新科技或工具對我而言只是輔助,並無法取代實際的互動,我認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『溫度』是我們與客戶關係培養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。因此我雖然認為要樂於接納、勇於嘗試新科技,但也必須妥善運用,最終目的是能夠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部分,而不是讓冷冰冰的科技取代了原先有溫度的互動。」
正因為你我的一天同樣都是24小時,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最有效率的安排運用,便是影響每個人成就表現的原因之一。身為金融保險從業人員,在積極拓展客戶群的同時,又必須兼顧服務品質,還要不斷充實自我,唯有善用科技工具所帶來的效率與便利,方能撥出時間用在其他領域,當然也包括回饋社會,而這也正是MDRT一直以來所倡導的全人精神實踐。
Contact: MDRTeditorial@teamlewis.com